同答時代命題 共謀美好願景 ——襄陽都市圈發展協調機製第三次會議側記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漢江之畔,共話豐(feng) 年。
2022年9月,襄陽都市圈發展協調機製第一次會(hui) 議在襄舉(ju) 行,襄陽、十堰、隨州、神農(nong) 架四地以及省直相關(guan) 部門主要負責人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同心謀劃,起筆描繪區域協調發展的壯美藍圖;2023年7月,各方代表再度聚首襄陽古城,總結經驗、優(you) 化方略,凝心聚力推動襄陽都市圈發展向更高質量邁進。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省直部門大力支持下,“襄十隨神”四地團結一心、通力合作,持續推動襄陽都市圈規劃體(ti) 係貫通疊加、聯動機製健全完善、重大項目高效推進,在交通互聯、產(chan) 業(ye) 協作、生態共治、服務共享、區域交流等方麵不斷取得新突破。
如今,來到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新起點,大家又一次坐上圓桌,謀良策、話擔當,共同吹響攜手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的奮進號角。
看發展
堅定同題共答的信心決(jue) 心
寬敞明亮的政務辦事專(zhuan) 區,“一站式”集成的綜合受理窗口,全程信息化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9月27日上午,在襄陽市市民服務中心,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新體(ti) 驗,讓襄陽都市圈發展協調機製第三次會(hui) 議(簡稱第三次會(hui) 議)的與(yu) 會(hui) 代表直觀感受到襄陽都市圈“全域通辦”、服務共享給各地群眾(zhong) 工作生活帶來的變化。
會(hui) 議召開前,與(yu) 會(hui) 代表深入襄陽都市圈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的最前沿,實地了解各方團結攜手、深入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
聚焦企業(ye) 群眾(zhong) 重點關(guan) 注的政務服務,統一建立都市圈通辦會(hui) 商機製、統一發布都市圈通辦事項清單、統一設置線上專(zhuan) 區和線下窗口、統一搭建都市圈跨域通辦平台、統一投放綜合自助終端、統一製定都市圈跨域通辦工作規範……市行政審批局牽頭搭建的襄陽都市圈跨域通辦平台上線以來,累計辦理事項60萬(wan) 件,極大地降低了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辦事成本。
國內(nei) 首條輕卡自動化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生產(chan) 線,衝(chong) 壓、焊裝、塗裝、總裝全流程智能化集成,全設備數據直聯實現大屏控製……東(dong) 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科技成果運用,以新供給與(yu) 新需求動態平衡為(wei) 落腳點,大力發展純電動、天然氣等新能源輕卡的嚐試,為(wei) 襄陽都市圈各城市發揮汽車產(chan) 業(ye) “先天稟賦”,打造先進製造業(ye) “優(you) 勢集群”,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突出婦產(chan) 、兒(er) 科、神經醫學中心等科室,帶動區域醫療水平整體(ti) 提升,同時在臨(lin) 床診療、教學實訓、科技研發、人才培養(yang) 及信息化建設等領域與(yu) 同濟醫院實現同步發展,實現重點疾病跨區域就醫率減少80%以上……拔地而起、呼之欲出的同濟襄陽醫院將定向放大國家頂級優(you) 質醫療資源,有效緩解群眾(zhong) 看大病難、最大限度減少異地就醫,全麵提升襄陽及周邊區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
一處處改革實踐,一個(ge) 個(ge) 發展碩果,展現出襄陽都市圈蓬勃向上的生機與(yu) 活力,也堅定了大家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hui) 部署,探索完善區域一體(ti) 化發展機製,不斷推動襄陽都市圈發展再上新台階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
大家紛紛表示,要充分認識到襄陽都市圈建設乘勢而上的難得機遇,準確把握當前發展形勢,在優(you) 勢互補、共建共享中進一步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推動形成區域發展新優(you) 勢。
謀良策
明確同向發力的方法路徑
第三次會(hui) 議伊始,襄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孟豔清代表“群主城市”通報襄陽都市圈建設情況。一組組高速增長的數據、一項項支撐發展的成果、一條條惠及民生的改革,讓大家在堅定團結奮鬥的信心同時,統一思想、錨定目標,決(jue) 心沿著正確目標,以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產(chan) 業(ye) 鏈條互融互通是實現區域經濟共榮共贏的基礎。十堰市委書(shu) 記黃劍雄建議要立足區域比較優(you) 勢,加快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堅持以商用車、專(zhuan) 用車、乘用車為(wei) 重點,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健全完善四地產(chan) 業(ye) 發展引導目錄,強化產(chan) 業(ye) 鏈互補合作,推動供應鏈互聯互通。
暢通高效的交通體(ti) 係是打通區域時空壁壘的重要保障。神農(nong) 架林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馮(feng) 偉(wei) 建議,要優(you) 化鄭渝高鐵沿線站點“一票製”“一站式”服務,推進聯程聯運,同時加快推動“房五”高速神農(nong) 架段、G347改線工程建設,持續深化高速、高鐵區域合作,打造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文旅產(chan) 業(ye) 是拉動有效投資、拓展產(chan) 業(ye) 空間的新增長點。隨州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胡誌莉建議,要加強四地旅遊資源互換、產(chan) 品互推、客源互送,整合古隆中、武當山、炎帝故裏、神農(nong) 架等知名文旅資源,共同講好神農(nong) 文化、三國文化、武當道教文化等有鮮明地域特色和廣泛社會(hui) 影響力的荊楚文化故事,將襄陽都市圈建設成為(wei) 知名旅遊目的地。
在熱烈的氛圍中,與(yu) 會(hui) 代表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著眼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關(guan) 於(yu) “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的戰略部署,立足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hui) 賦予襄陽都市圈的使命任務,踴躍發言、集思廣益,謀劃進一步築牢項目支撐、激活消費潛力、釋放改革活力、增進民生福祉的好方法、新路徑。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在第三次會(hui) 議上,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shu) 記王祺揚鼓勵大家,要樹牢都市圈意識,強化共建共享理念,堅持“一體(ti) 化”思路,聚焦“高質量”主題,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持續做好“強心、壯圈、帶群、協域”的文章,努力做到心相通、路相通、文化通、科創產(chan) 業(ye) 通、環境治理通、公共服務通。
話擔當
凝聚同頻共振的強大合力
“我們(men) 將在產(chan) 業(ye) 協同上再發力,利用襄陽都市圈發展協調機製體(ti) 製優(you) 勢,聚焦襄陽都市圈‘234’先進製造業(ye) 體(ti) 係,強化產(chan) 業(ye) 鏈分工和區域協作,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兩(liang) 大優(you) 勢製造業(ye) 集群,釋放主導產(chan) 業(ye) 帶動效能。”省經信廳黨(dang) 組成員、總工程師盛章學表示,推動襄陽都市圈產(chan) 業(ye) 高質量、協同發展、特色化發展,是落實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五個(ge) 功能”定位的應盡之責、現實所需,省經信廳將一如既往貫徹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主動對接服務,著力推動襄陽都市圈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區域、全國乃至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是省直部門和兄弟城市的無私付出、鼎力相助。如今,麵對新任務、新目標,更需要大家自覺承擔好職責任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攜手奮進。
“我們(men) 將支持襄陽都市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列入正在編製的湖北省農(nong) 業(ye) 現代化規劃重點內(nei) 容,全力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全力培育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強化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陳誌勇說。
“我們(men) 將進一步推動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共保聯治規劃實施,落實都市圈發展機製生態環境組聯席會(hui) 議製度,強化都市圈大氣聯防聯控,統籌流域治理,加強城際交流協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劉成付表示。
“我們(men) 將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jun) ’‘主平台’作用,加快推進擬開工的襄宜高速襄陽段、房五高速神農(nong) 架段、房縣段等項目前期工作,盡早實現項目落地實施,高標準推進十巫北高速、十巫南高速、隨信高速湖北段等在建項目建設,為(wei) 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力。”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委員、總會(hui) 計師餘(yu) 彬說。
……
立足實際、著眼職能,主動擔當、加壓奮進。在一句句鄭重的承諾中,齊心共進、同頻共振的強大氣場得到激活,乘勢而上、領跑未來的美好願景更加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