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深切緬懷中國核潛艇先驅黃旭華院士

時間:2025-02-08 17:24:00 文章來源:湖北日報

1738998694782079879.png

黃旭華生平

央視新聞客戶端黃旭華同誌,曾用名黃紹強,男,漢族,1926年3月12日出生於(yu) 廣東(dong) 省汕尾市(原海豐(feng) 縣),祖籍廣東(dong) 省揭陽市,1945~1949年就讀於(yu) 國立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工程係,194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核潛艇事業(ye) 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黃旭華同誌先後在華東(dong) 軍(jun) 管會(hui) 船舶建造處、上海市招商局、上海市港務局、上海市船舶工業(ye) 管理局、北京船舶工業(ye) 管理局、海軍(jun) 和一機部聯合組建的“核潛艇總體(ti) 設計組”、國防部第七研究院第十五研究所、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等單位工作;先後擔任七院十五所副總工程師、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曆任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黨(dang) 委書(shu) 記(代理)、名譽所長。1994年當選為(wei)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8年8月離休。

黃旭華同誌自幼勤奮好學,但求學經曆坎坷,於(yu) 戰火紛飛中樹立了科學報國的遠大理想;大學期間,在地下黨(dang) 組織的引導和培養(yang) 下,加入國立交通大學進步學生社團“山茶社”,積極宣傳(chuan) 進步思想,曆盡風雨洗禮成長為(wei) 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開啟了不忘初心聽黨(dang) 話、牢記使命跟黨(dang) 走的奮鬥生涯。

黃旭華同誌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1958年,因政治素質過硬、專(zhuan) 業(ye) 技術精湛,黃旭華同誌被秘召進京,從(cong) 此隱姓埋名、默默耕耘,30年“人間蒸發”,將滿腔熱血和智慧付諸中國核潛艇事業(ye) ,與(yu) 第一代核潛艇研製人員一道白手起家、潛心鑽研,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鑄就深海利劍,實現了毛主席“核潛艇,一萬(wan) 年也要搞出來”的偉(wei) 大誓言。

黃旭華同誌的一生,是與(yu) 時俱進、開拓創新的一生。在第一代核潛艇研製過程中,他運用係統論思想,堅持“在綜合上發展就是創新”、“綜合出尖端”的科研設計思路,大力倡導常規技術係統集成的科學設計理念,與(yu) 第一代核潛艇其他總師等密切協作,帶領科研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共同攻克了核潛艇研製的七大關(guan) 鍵技術——史稱“七朵金花”。1974年,中國核潛艇首艇交付部隊使用時,他和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科研人員回顧其艱難研製曆程,總結提煉出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核潛艇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核潛艇人自立自強、銳意進取、刻苦攻關(guan) 、創新超越,為(wei) 中國核潛艇事業(ye) 不斷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黃旭華同誌的一生,是勇毅深潛、不懈奮鬥的一生。他常說:“此生屬於(yu) 核潛艇,此生屬於(yu) 祖國,此生無怨無悔。”1988年,我國核潛艇首次進行極限深潛試驗。作為(wei) 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同誌以“花甲癡翁,誌探龍宮,驚濤駭浪,樂(le) 在其中”的豪邁氣概和無畏擔當,親(qin) 自上艇坐鎮,隨艇下潛至極限深度,開創了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qin) 自參加極限深潛試驗的先例,為(wei) 後來者樹立了榜樣。

黃旭華同誌的一生,是成就卓著、熠熠生輝的一生。2017年至2020年,三度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授國家級重大獎勵,並作為(wei) 代表發言。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hui) 獎;1985年、1996年,兩(liang) 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89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yu) 技術進步獎;2006年,榮獲“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稱號;2009年,被評為(wei) “十大海洋人物”;2014年,榮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稱號;2017年,榮登“中國好人榜”,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yu) 技術成就獎,被評為(wei)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2018年,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稱號;2019年,榮獲共和國勳章,獲評“最美奮鬥者”稱號;2020年,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黃旭華同誌的一生,是勤儉(jian) 樸實、甘於(yu) 奉獻的一生。他淡泊名利,不計個(ge) 人得失,始終認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給予自己的表彰獎勵是對中國核潛艇事業(ye) 的肯定和鼓勵,自己隻是廣大核潛艇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員,要不斷發光發熱、回報社會(hui) 。他時刻關(guan) 心國家科技事業(ye) 、核潛艇事業(ye) 的長遠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先後向科研、科普、教育機構捐獻自己的獎金逾2000萬(wan) 元。其中,他捐資1100萬(wan) 元設立的“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激勵著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他多次到大中小學作報告、作科普,弘揚愛國主義(yi) 優(you) 良傳(chuan) 統,宣講核潛艇精神,在武昌區中山路小學設立“黃旭華院士科技教育中心”,勉勵青少年愛黨(dang) 愛國、學好本領、成長為(wei) 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才。

黃旭華同誌始終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保持共產(chan) 黨(dang) 員本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為(wei) 中國核潛艇事業(ye) 和國防建設奮鬥終身,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用自己無聲、無悔、無畏、無私的一生,忠實踐行了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奮鬥終生的誓言。 


文字來源:湖北日報

圖片提供:曾普兵   

相關(guan) 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