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 > 政策法規 > 正文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時間:2023-08-21 17:10:50

(1999年5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5號發布,根據2003年12月20日國務院令第396號《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jue) 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令第638號《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jue) 定》第二次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wei) 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ye) 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務院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第三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

  第四條 國家維護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嚴(yan) 肅性。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授予,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ge) 人的非法幹涉。

  第五條 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工作。

  第六條 國家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聘請有關(guan) 方麵的專(zhuan) 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hui)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的組成人員人選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國務院批準。

  第七條 社會(hui) 力量設立的麵向社會(hui) 的科學技術獎,在獎勵活動中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二章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設置

  第八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二)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chan) 業(ye) 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hui) 效益的。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第九條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前款所稱重大科學發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

  (二)具有重大科學價(jia) 值;

  (三)得到國內(nei) 外自然科學界公認。

  第十條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chan) 品、工藝、材料及其係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前款所稱重大技術發明,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

  (二)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

  (三)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hui) 效益。

  第十一條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麵,做出突出貢獻的下列公民、組織:

  (一)在實施技術開發項目中,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創造顯著經濟效益的;

  (二)在實施社會(hui) 公益項目中,長期從(cong) 事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社會(hui) 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ye) ,經過實踐檢驗,創造顯著社會(hui) 效益的;

  (三)在實施國家安全項目中,為(wei) 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做出重大科學技術貢獻的;

  (四)在實施重大工程項目中,保障工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

  前款第(四)項重大工程類項目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僅(jin) 授予組織。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ye) 做出重要貢獻的下列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一)同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

  (二)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chuan) 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yang) 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

  (三)為(wei) 促進中國與(yu) 外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yu) 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

  第十三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wei) 一等獎、二等獎2個(ge) 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yi) 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

第三章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和授予

  第十四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

  第十五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由下列單位和個(ge) 人推薦: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二)國務院有關(guan) 組成部門、直屬機構;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各總部;

  (四)經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專(zhuan) 家。

  前款所列推薦單位推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應當根據有關(guan) 方麵的科學技術專(zhuan) 家對其科學技術成果的評審結論和獎勵種類、等級的建議確定。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的推薦辦法,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可以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候選人。

  第十六條 推薦的單位和個(ge) 人限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推薦時,應當填寫(xie) 統一格式的推薦書(shu) ,提供真實、可靠的評價(jia) 材料。

  第十七條 評審委員會(hui) 作出認定科學技術成果的結論,並向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提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建議。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根據評審委員會(hui) 的建議,作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jue) 議。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規則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八條 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hui) 作出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jue) 議進行審核,報國務院批準。

  第十九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shu) 和獎金。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shu) 和獎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shu) 。

  第二十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hui) 同財政部門規定。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獎勵經費由中央財政列支。

第四章 罰  則

  第二十一條 剽竊、侵奪他人的發現、發明或者其他科學技術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報國務院批準後撤銷獎勵,追回獎金。

  第二十二條 推薦的單位和個(ge) 人提供虛假數據、材料,協助他人騙取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情節嚴(yan) 重的,暫停或者取消其推薦資格;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三條 參與(yu) 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活動和有關(guan) 工作的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根據國防、國家安全的特殊情況,可以設立部級科學技術獎。具體(ti) 辦法由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規定,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具體(ti) 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6月2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