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賢林同誌在2021年全省科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2021年全省科普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
省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 葉賢林
(2021年4月9日)
同誌們(men) :
今天我們(men) 在黃石召開全省科普工作會(hui) 議,這既是工作推進會(hui) ,也是現場會(hui) 。近年來,在黃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黃石以全域地礦科普為(wei) 切入點,積極探索推進格局社會(hui) 化、陣地項目化、融合產(chan) 業(ye) 化、宣傳(chuan) 立體(ti) 化、服務優(you) 質化的“五化聯動”全域科普模式,是我省在市州提出並實施全域科普工程的第一家。大冶市主動將科協、科普工作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形成了以市科協為(wei) 龍頭、鄉(xiang) 鎮科協為(wei) 骨幹、專(zhuan) 業(ye) 技術協會(hui) 和科普誌願者隊伍為(wei) 紐帶、科技示範戶為(wei) 輻射點的科普服務體(ti) 係。剛才,有7個(ge) 地方和單位交流了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和做法,希望各地各單位認真學習(xi) 借鑒,結合本地實際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五年。我們(men) 大力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創新開展“五個(ge) 一”科普工程,加快省科技館新館建設,一批市縣科技館實現免費開放,科普設施不斷向公園、地鐵等公共場所延伸,各類科普活動精彩紛呈,公民科學素質取得突破性進展,超額完成10%的目標,達到10.95%,排名全國第九、中部第一。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級科協迅速動員,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應急科普宣傳(chuan) ,為(wei) 打贏疫情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齊心協力、積極工作的結果,是各級科協團結動員廣大科普工作者及各方麵力量,奮力攻堅、共同努力的結果。
今年春節後首個(ge) 工作日,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科技創新大會(hui) ,吹響了科技強省建設集結號。科學普及作為(wei) 創新發展的基礎性源泉工程,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揚成績、補齊短板,開拓創新、積極作為(wei) ,為(wei) 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xie) 新篇”作貢獻。下麵,我就做好新時代科普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切實擔負起新時代科普工作的重大使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創新發展的兩(liang) 翼,必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是新時代科普工作的思想指引、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我們(men) 要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科學普及的重大意義(yi) 和時代要求。
第一,科學普及是科技強省、創新強省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土壤。正如經濟社會(hui) 發展離不開水電油氣、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科普也是一種重要的基礎設施,它能增強公眾(zhong) 對科學技術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推廣科學思想、科學理念,進而提升全社會(hui) 的創新能力。隻有厚植科普土壤,提升全省人民的科學素養(yang) ,才能釋放科技創新的龐大動能,為(wei) 科技強省、創新強省建設提供支撐。
第二,科學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專(zhuan) 門強調“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製腐朽落後文化侵蝕。”科普工作如果不到位,偽(wei) 科學甚至迷信就會(hui) 滋生、蔓延,一旦科學抵不過迷信、唯物主義(yi) 抵不過唯心主義(yi) 、無神論抵不過有神論,不僅(jin) 會(hui) 嚴(yan) 重幹擾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更會(hui) 危害社會(hui) 穩定。公民科學素質被列為(wei) 全國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我們(men) 就是要高舉(ju) 科學、文明、進步的旗幟,將已被證明了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傳(chuan) 授給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使之成為(wei) 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使之成為(wei) 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力量。
第三,科學素養(yang) 是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標誌。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wei) ,社會(hui) 越是發展,一些非理性事件就會(hui) 自然消失,其實並不然,在某些領域,由於(yu) 公眾(zhong) 對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往往會(hui) 發生一些匪夷所思、有違科學精神的事件。這就對科學普及提出了挑戰。沒有公眾(zhong) 科學素養(yang) 的提升,就談不上社會(hui) 的整體(ti) 進步。也正因此,無論是國內(nei) 還是國外,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yang) ,都仍然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課題。
科協作為(wei) 黨(dang) 領導下的人民團體(ti) ,是群眾(zhong) 組織,更是政治組織。科普是科協的看家本領,我們(men) 要深刻領會(hui) 和把握新發展階段對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將新發展理念融入科普工作中,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履行好黨(dang) 和政府賦予我們(men) 的職責使命。
二、認真編製並實施“十四五”科學素質綱要
省科協已經製定了“十四五”科學素質綱要,各級科協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梳理未來五年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發展目標、重點工作、保障機製,編製好、實施好“十四五”科學素質綱要。通過綱要的實施,豐(feng) 富“一體(ti) 兩(liang) 翼”,建設“三科一家”,促進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譜寫(xie) 科普事業(ye) 發展新篇章。
一是要堅持“開門做規劃”。廣泛征求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其他有關(guan) 單位的意見建議,擴大社會(hui) 各方麵對科協和科普工作的了解及參與(yu) 度,通過規劃的編製實施,提高科協工作、科普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堅持工作任務項目化。把科普活動、科普陣地建設特別是科技館建設、隊伍建設、保障能力建設等內(nei) 容具體(ti) 化、項目化,通過逐步實施、逐個(ge) 銷號,推動工作開展。
三是要注重工作覆蓋。想清楚市州科協、縣市區科協、鄉(xiang) 鎮街道科協分別能做什麽(me) ,跳起來能摘到哪些桃子,並推動科普工作向村和社區延伸;在橫向上,要注重發揮市縣學會(hui) 和有關(guan) 社會(hui) 組織的作用,推動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
三、做強“科普湖北”,努力見到新成效
省科協在謀劃“十四五”工作時,提出了“三科一家”總體(ti) 布局,即做實科創湖北、做強科普湖北、做精科慧湖北,做優(you) 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手机网。科創湖北,致力於(yu) 發揮學會(hui) 作用,聚焦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科普湖北,是我們(men) 的成熟品牌,重點在於(yu) 如何做強提升。科慧湖北,就是要匯聚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為(wei) 黨(dang) 委政府科學決(jue) 策提供支撐。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手机网,既是我們(men) 科協的職能之一,也是我們(men) 的工作目標。一方麵,這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服務”要求的創新舉(ju) 措;另一方麵,也與(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學術、科普、智庫“三輪驅動”相呼應。就科普湖北來講,要通過創建全域科普城市,發揮優(you) 勢,補齊短板,創新方式方法,提升科普質量,做到黨(dang) 政認可、群眾(zhong) 滿意。這也是檢驗我們(men) 科普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個(ge) 標尺。
第一,要持續做好線下科普活動。省科協本級提出了“五個(ge) 一科普工程”,也就是舉(ju) 辦一係列荊楚科普大講堂,開發一批優(you) 秀科普作品,開展一輪優(you) 秀科普劇創作巡演,建好一批特色產(chan) 業(ye) 科普基地,舉(ju) 辦一係列日常科普活動。各地也要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好活動,並積極推動科普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方麵,要抓住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另一方麵,要加強協調聯動,與(yu) 教育、衛健、氣象、農(nong) 業(ye) 等部門合作,調動社會(hui) 各界力量,通過各種形式、各個(ge) 節點普及科學知識。
第二,要抓好線上科普。有的時候,一篇“10萬(wan) +”的科普文章,帶來的傳(chuan) 播效應可能超過100場線下科普。當然了,線上科普與(yu) 線下科普並不是取代、對立的關(guan) 係,而是一種與(yu) 時俱進和互補。各級科協要主動擁抱網絡,用好“科普中國”矩陣、科普e站、湖北科普網等線上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有關(guan) 社會(hui) 組織、企業(ye) 和科技工作者,傳(chuan) 播科學知識,回應公眾(zhong) 關(guan) 切,解讀科學事件,推動應急辟謠,構建科協、高校、媒體(ti) 、企業(ye) 、科研機構、科普達人“多維合一”的矩陣式、社會(hui) 化科普融合發展新格局。這裏還要強調一點,有的文章和視頻“泥沙俱下”“夾帶私貨”,要注意把關(guan) ,守住意識形態陣地。
第三,要抓好科普陣地建設。推進市州科技館全覆蓋,逐步實現縣縣有科技館。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行業(ye) 、專(zhuan) 業(ye) 和企業(ye) 、自然科學類科普館對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實現科技資源科普化。深入推進科普進社區、進鄉(xiang) 村、進企業(ye) 、進學校,建好用好科普宣傳(chuan) 長廊、電子屏等傳(chuan) 統科普陣地。大力加強全域科普工作,推動科普元素融入百姓生活日常,充分利用車站、商場、影院、賓館、樓宇等公共場所,以及地鐵、公園、綠道、濕地等公共基礎設施,普及科普知識,讓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科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四、主動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彰顯基層科協新作為(wei)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中央在基層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試驗田,是完善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嚐試,主要是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以縣鄉(xiang) 村三級為(wei) 單元,通過誌願服務的形式,學習(xi) 宣傳(chuan)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宣講黨(dang) 的方針政策、培育主流價(jia) 值、活躍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的基層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心。
縣市科協工作為(wei) 什麽(me) 要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學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常說科協工作要著眼全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dang) 委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基層科協的人員、經費、資源、影響力、動員力都有限,就是要通過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來拓展科協組織的平台,提升科協工作的組織力、活動力、影響力,增強科普工作的群眾(zhong) 性、針對性、實效性。也就是說,選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展現科協工作的作為(wei) 。
要把科協工作、科學普及作為(wei) 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把科普和科技誌願服務作為(wei) 融入中心建設的有效抓手。總的要求是——“一個(ge) 主動融入,建設三支隊伍”。充分發揮學校校長、醫院院長、農(nong) 技站站長等“關(guan) 鍵人物”的作用,縣(市、區)科協要列支保障經費,指導“三長”分別建立三支科技誌願服務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依托黨(dang) 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科普中國e站等基層陣地,開展科技培訓、科普報告、農(nong) 技服務、義(yi) 診谘詢、應急科普、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公益性科技服務。要通過試點,提升鄉(xiang) 鎮街道科協的履職能力和保障能力,促進活動的有效開展。要通過融入,把鄉(xiang) 鎮科協開展活動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縣級科協也要為(wei) 開展科技誌願服務列出專(zhuan) 門預算。要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科普進社區、進農(nong) 村,逐步實現科普工作、科普活動和科技誌願服務的全覆蓋。通過在這12個(ge) 縣市試點,再逐步向全省推開,落實好科協改革向基層延伸、強基層、強基礎的工作要求。
同誌們(men) ,進入新發展階段,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前所未有。麵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希望各級科協和科協全體(ti) 同誌,繼續發揚成績,扛起責任,提升能力,努力開創湖北科普工作新局麵,為(wei) 建設科技強省、創新強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轉載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