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 > 政策法規 > 正文

《2020年度學風建設資助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時間:2020-07-13 16:59:56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優(you) 良學風培育,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共青團中央辦公廳、中科院辦公廳、工程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聯合開展2020年“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chuan) 工程”》工作安排,現麵向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學風建設資助。

一、資助對象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企業(ye) 等單位,需具有完成項目必備的人才條件和物質條件。

二、資助內(nei) 容

(一)“四有”科技人才隊伍培養(yang) 建設。鼓勵培養(yang) 造就有理想信念、有專(zhuan) 業(ye) 知識、有道德風範、有仁愛之心的科技人才隊伍,麵向青年學生、科技工作者開展具有學科專(zhuan) 業(ye) 特色、體(ti) 現學科發展脈絡、彰顯優(you) 良學風的宣傳(chuan) 講座,豐(feng) 富高校思政課內(nei) 容,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

(二)“一流學科”學術譜係研究。組織專(zhuan) 家開展學術譜係梳理及研究,科學評價(jia) 中國科學家的國際學術地位及作用,探究頂尖學科人才成長成才規律。

(三)學風作風主題原創作品創作傳(chuan) 播。鼓勵支持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e) 組織拍攝學風建設紀錄片,真實客觀記錄科技界優(you) 良學風作風,展現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四)建設科學家精神宣傳(chuan) 教育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校史館、圖書(shu) 館等開展科學家精神主題教育,建立學風作風數據分級分類編目體(ti) 係,推動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分級分類開放。

三、資助額度及預期成效

(一)“四有”科技人才隊伍培養(yang) 建設。鼓勵培養(yang) 造就有理想信念、有專(zhuan) 業(ye) 知識、有道德風範、有仁愛之心的科技人才隊伍,麵向青年學生、科技工作者開展具有學科專(zhuan) 業(ye) 特色、體(ti) 現學科發展曆史脈絡、彰顯優(you) 良學風的宣傳(chuan) 講座,豐(feng) 富高校思政課內(nei) 容,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

資助類型:引導性資助

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wan)

預期成果:支持離退休老教授、優(you) 秀教師、科研人員結合各自專(zhuan) 業(ye) 參與(yu) 思政教育工作,培育吸收不少於(yu) 10位科技人才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支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不少於(yu) 10場;形成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思政課微視頻不少於(yu) 10個(ge) 。

實施期限:一年

(二)“一流學科”學術譜係研究。支持開展優(you) 勢學科學術譜係梳理及研究,科學評價(jia) 中國科學家的國際學術地位及作用,探究優(you) 秀人才成長成才規律。

資助類型:采購

資助額度:15萬(wan) /學科

預期成果:形成不少於(yu) 10萬(wan) 字的研究報告;結合研究成果開發凝練形成科技人物圖譜1份,體(ti) 現科學家精神的故事5篇(每篇3000字)。

實施期限:一年

(三)學風作風主題原創作品創作傳(chuan) 播。鼓勵支持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e) 組織拍攝學風建設紀錄片,真實客觀記錄科技界優(you) 良學風作風,展現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資助類型:成果性補助

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wan)

預期成果:廣泛組織動員青年學生、教師、科技工作者創作主題微紀錄片不少於(yu) 10個(ge) ;支持利用自有傳(chuan) 播平台開展學風作風主題作品傳(chuan) 播,參與(yu) 學習(xi) 強國、中國科協全媒體(ti) 宣傳(chuan) 平台互動活動不少於(yu) 3次。

實施期限:一年

(四)建設科學家精神宣傳(chuan) 教育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校史館、圖書(shu) 館等開展科學家精神主題教育,建立學風作風數據分級分類編目體(ti) 係,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分級分類開放。

資助類型:成果性補助

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wan)

預期成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托自有資源開發建設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覽展示專(zhuan) 區;提供學風作風數字化資料不少於(yu) 1000件,同時提供對應編目數據信息不少於(yu) 1000條。

實施期限:一年

四、資助方式

(一)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將組織專(zhuan) 家對申報項目開展評審,擇優(you) 選取項目給予資助。

(二)本項目采用定額資助。工作經費超出國撥經費部分,由各項目承擔單位配套自籌經費解決(jue) ,項目預算表按國撥經費和自籌經費兩(liang) 部分予以編製。

(三)對立項資助項目,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將一次性撥付全部資助資金作為(wei) 項目實施經費。

(四)申報單位可申請多項資助,原則上,對同一個(ge) 申報單位提供資助總額度不超過50萬(wan) 元。

五、申報時間

本項目申請時間為(wei) 4月15日——5月8日,逾期提交的申報項目將不予受理。

六、申報程序

(一)可登錄“學風建設資助項目管理係統”(https://diaoxuan.scimall.org.cn)申報項目,填寫(xie) 《2020年度學風建設資助項目申報表》,並上傳(chuan) 相關(guan) 申報材料。

(二)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將聯合教育部思政司、中科院傳(chuan) 播局組織有關(guan) 部門和專(zhuan) 家對申報項目進行核查。符合相關(guan) 規定的予以受理;不符合相關(guan) 規定以及提供申報材料不全的,不予受理並將通知項目主體(ti) 。

七、簽約實施

(一)確定申報項目為(wei) 立項資助項目後,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將與(yu) 項目主體(ti) 簽訂《學風建設資助項目協議書(shu) 》。

(二)申報項目立項後,項目主體(ti) 應嚴(yan) 格按照工作方案開展相關(guan) 工作。

八、監督驗收

(一)2020年度學風建設資助項目應於(yu) 2020年12月10日前完成結項驗收。

(二)項目實施完成後,項目承擔單位應提供加蓋項目主體(ti) 單位公章的項目決(jue) 算表。

(三)項目實施完成後,項目承擔單位須提供項目相關(guan) 成果、產(chan) 出、效益等加蓋公章的證明材料。

“四有”科技人才隊伍培養(yang) 建設,須提交:1.宣傳(chuan) 講座須提交宣講主題材料或宣講視頻(含視頻工程文件);2.教師隊伍建設須提交教師詳細信息資料。

“一流學科”學術譜係研究,須提交研究成果資料及研究過程中利用的底層數據信息、詳細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科學家精神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建設須提交科學家精神相關(guan) 成果電子版、完整的宣傳(chuan) 資料及現場拍攝圖片。

(四)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組織專(zhuan) 家對項目結項驗收。

九、其他

(一)資助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應在相關(guan) 材料顯著位置注明該項目為(wei) “學風建設資助項目”,在線上線下傳(chuan) 播推廣活動中應在顯著位置體(ti) 現“學風建設資助項目支持”等內(nei) 容,提供視頻資料工程文件,中國科協相關(guan) 公眾(zhong) 號有權首發且標注原創。

(二)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對項目主體(ti) 在項目申報、實施過程中與(yu) 第三方產(chan) 生的糾紛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申報者要保證申報項目在申報及後續實施過程中均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chan) 權及其他合法權益。如有侵犯,申報者依法承擔全部責任。對於(yu) 申報者與(yu) 第三方的糾紛或爭(zheng) 議,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yi) 務。

(四)申報者有以下情形的,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有權對該項目重新審核,並依據其嚴(yan) 重程度分別或同時采取暫緩撥款、終止撥款、追回部分或全部資助款項、撤銷對該項目的資助以及三年內(nei) 暫停申報者申報資格等相應措施,並依法追究相關(guan) 人員責任:

1.申報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chan) 權及其他合法權益;

2.項目實施內(nei) 容、經費支出、結項成果等與(yu) 《學風建設資助項目協議書(shu) 》的約定存在重大差異;

3.申報者存在其他弄虛作假、挪用資助資金、違反《學風建設資助項目協議書(shu) 》等情形;

4.申報者有其他嚴(yan) 重違法違紀行為(wei) 。

(五)中國科協調研宣傳(chuan) 部對本指南擁有最終解釋權。

聯係人:生文遠   沈林芑

聯係電話:010-68527152  13146754374  1352089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