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登入十件大事
一、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繼續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間,市科協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認真組織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進一步壓實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各相關(guan) 部門科普工作責任,以信息化為(wei) 引領創新科普傳(chuan) 播路徑,以陣地建設為(wei) 抓手做到點線麵廣覆蓋,以科普展教活動為(wei) 載體(ti) 擴大受眾(zhong) 人群,以考核評估為(wei) 手段推進科普工作常態化。2020年舉(ju) 辦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科普主題活動10場次,開展科技誌願服務活動202場次,創建省級特色產(chan) 業(ye) 科普基地10個(ge) 、科普惠民社區4個(ge) 、科普教育學校4所,全力推進科技館新館建設。經第三方專(zhuan) 業(ye) 機構調查評估,2018年、2019年襄陽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達到8.7%和9.96%,預計到2020年底,襄陽市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將達到10.23%以上,繼續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市榮獲中組部、中宣部、中國科協等九部門聯合授予的“全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先進集體(ti) ”稱號。
市委書(shu) 記李樂(le) 成、常務副市長王忠運在市科技館新館展陳工程現場調研
市長郤英才在十大重點公共工程——市科技館新館工地現場調度
二、全市4萬(wan) 多名醫務科技工作者勇擔使命抗擊新冠疫情,市科協“防疫應急科普”受眾(zhong) 超400萬(wan) 人次
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4萬(wan) 多名醫學科技工作者義(yi) 無反顧,白衣執甲,與(yu) 新冠病毒殊死抗爭(zheng) 。截止2020年底,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175人,治愈率96.6%;對重點人員進行醫學觀察10147人次,核酸檢測270萬(wan) 人次。他們(men) 用自己的赤膽忠心和精湛醫技阻止了疫情的肆虐,詮釋了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我市259名醫務工作者榮獲全國、全省、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ge) 人稱號。市科協及時印發了《關(guan) 於(yu) 發揮所屬學會(hui) 作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市醫學會(hui) 、預防醫學會(hui) 等醫學類學會(hui) 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wei) 有效釋解封城期間市民恐慌情緒,市縣兩(liang) 級科協緊急啟動融媒體(ti) 應急科普工作,通過央視新聞移動網、科普襄陽雲(yun) 、微信公眾(zhong) 號等載體(ti) ,推出“襄陽小科——戰疫微科普”網絡直播科普產(chan) 品,圍繞居家飲食、運動、疫情防控、心理調節等主題,邀請專(zhuan) 家講授防疫知識,吸引497.5萬(wan) 人次在線觀看,有效舒緩了市民的緊張情緒。開展“疫情大防控科普在行動”,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科普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及時轉載權威防控動態,增強市民辨別是非抵製謠言能力。進入常態化防控時期後,市科協組織了新冠肺炎科普知識巡展。
市區中小學生觀看市科協舉(ju) 辦的新冠肺炎防疫知識巡展
副市長丁亞(ya) 琳,市政協副主席、科協主席金崇保在科普展覽現場調研
三、159名院士專(zhuan) 家及其團隊來襄開展科技服務,全市設立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突破100家
實施“院士專(zhuan) 家企業(ye) 行”及“海智計劃”,全年共有159名海內(nei) 外院士、專(zhuan) 家來襄開展技術服務,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技術人才1319名,技術攻關(guan) 140項,圍繞襄陽主導產(chan) 業(ye) 舉(ju) 辦各類講座282場次,培訓10827人次,帶動就業(ye) 9289人次。全年新建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18家,全市建站總數達到101家(不含已摘牌工作站),6個(ge) 院士專(zhuan) 家創新團隊獲襄陽市隆中人才計劃資金支持。2020年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襄陽分中心開展產(chan) 學研對接等各類活動20餘(yu) 場次,簽約項目10餘(yu) 個(ge) ,引進首席科學家等高端人才20餘(yu) 人,完成技術交易合同登記近9億(yi) 元,該中心被評為(wei) 省級眾(zhong) 創空間。《襄陽市接續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研究》課題順利結題,課題成果由中國工程戰略湖北研究院編印形成《院士智庫專(zhuan) 刊》(2020年第6期)呈送省“四大家”領導參考,市科協將此谘詢報告報送市委、市政府作為(wei) 編製全市“十四五”規劃參考。
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與(yu) 湖北石花酒業(ye) 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簽約儀(yi) 式
張啟發院士來襄開展優(you) 質稻米調研及相關(guan) 技術攻關(guan) 工作
四、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我市“農(nong) 技小院”建設工作經驗獲國家和省科協肯定
市科協以農(nong) 業(ye) 科技培訓和現場技術服務為(wei) 抓手,采取“群眾(zhong) 點單、科協服務”方式,根據基層的科技扶貧技術需求,邀請省、市相關(guan) 行業(ye) 專(zhuan) 家深入村組和農(nong) 戶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和現場技術指導。2020年共開展各類線上線下科技扶貧培訓活動20場次,發放資料1700冊(ce) ,受惠民眾(zhong) 達67.4萬(wan) 人次。市科協積極探索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新平台建設新路徑,整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涉農(nong) 院校、龍頭企業(ye) 、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特色產(chan) 業(ye) 科普基地、農(nong) 技協等科普優(you) 勢資源,結合智慧科協建設,打造具有襄陽特色的農(nong) 技小院,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八法模式”探索“未來農(nong)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經驗文章在中國農(nong) 技協、省農(nong) 技協網站上刊發。
省級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科普基地——穀城玉皇劍萬(wan) 畝(mu) 茶園
2020年科創中國襄陽對接會(hui) 代表考察襄陽臥龍山藥科普示範基地
五、積極探索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全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市科協按照“黨(dang) 建引領、企業(ye) 主需、學會(hui) 服務、融合發展”的思路,依托市營養(yang) 學會(hui) 、市汽車工程學會(hui) 、襄陽華科大先進製造研究院,建設集“政產(chan) 學研用金”於(yu) 一體(ti) 的襄陽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襄陽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和襄陽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爭(zheng) 取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hui) 作為(wei) 3個(ge) 聯盟指導單位。市科協成立襄陽市科技經濟融合試點工作功能型黨(dang) 支部,引進省科技經濟融合學會(hui) 資源,利用“科創湖北”科技經濟融合平台對接專(zhuan) 家團隊,目前精準匹配企業(ye) 技術需求30項,專(zhuan) 家40餘(yu) 人,聯盟開展各類對接活動46場次,創新技術成果10項,簽約產(chan) 業(ye) 對口服務項目6個(ge) 。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聯盟成功申報中國科協2020年支持湖北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訂單服務項目,獲得資助資金40萬(wan) 元。11月5日,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現場交流調研活動中,市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張智勇作了交流發言,得到中國科協領導的充分肯定。
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程武參加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在襄陽開展的對接服務活動
六、全市科技類學會(hui) 功能進一步發揮,15個(ge) 市科協所屬學會(hui) 獲評3A級以上社會(hui) 組織
市科協聯合市民政局開展了2020年市級科技類社會(hui) 組織等級評估工作。對照國家評級標準,經過嚴(yan) 格評估程序,評定出市營養(yang) 學會(hui) 、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hui) 、市社會(hui) 工作者協會(hui) 、市創新學會(hui) 、市公路學會(hui) 等5家學會(hui) 為(wei) 4A級社會(hui) 組織,市預防醫學會(hui) 、市護理學會(hui) 、市風景園林學會(hui) 、市地震學會(hui) 、市電機工程學會(hui) 、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hui) 、市城鄉(xiang) 規劃學會(hui) 、市物理學會(hui) 、市地理學會(hui) 、市數學學會(hui) 等10家學會(hui) 為(wei) 3A級社會(hui) 組織。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市科協所屬學會(hui) 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通知》,明確支持4A級、3A級學會(hui) 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為(wei) 提升學會(hui) 服務能力,2020年市科協采取“以拉練促建設”方式,組織開展學會(hui) 拉練活動3場。成功舉(ju) 辦襄陽市第三屆學會(hui) 學術交流月活動,全年資助30場學術交流、科技沙龍等學術活動,扶持市創新學會(hui) 等4家單位開展研發型科技機構(平台)建設試點工作,支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hui) 等5家單位開展學會(hui) 科技服務站建設工作。
市領導按下襄陽市第三屆學會(hui) 學術交流月啟動球
市科協學會(hui) 拉練觀摩活動現場
七、著力為(wei) 科技工作者辦好事實事,全市科協組織凝聚力得到增強
持續深化科協領導幹部直接聯係服務基層科協和科技工作者“6+1”工作機製。開展新社會(hui) 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實施英才計劃和晨光計劃,培育舉(ju) 薦21名優(you) 秀科技人才,聯合市總工會(hui) 開展第二屆“科技先鋒隊·創新追夢人”雙十佳評選活動。開展襄陽市第二十一屆自然科學優(you) 秀學術論文評比,資助109名科技工作者在核心期刊《科技進步與(yu) 對策》發表論文41篇,幫助科技工作者解決(jue) 論文發表難的問題。支持開展2020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來自全國高校的101支車隊2172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為(wei) 汽車行業(ye) 培養(yang) 了具備創新精神的後備人才。組織科技工作者參加全國《傳(chuan) 染病防治法》實施第三方評估工作。在春節、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科技工作者活動,對50名戰疫醫務科技工作者和79名在襄或為(wei) 襄服務的院士專(zhuan) 家、基層科技工作者走訪慰問。召開科技工作者座談會(hui) ,開展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宣講等活動,發揮科協組織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作用,引導以“三長”為(wei) 代表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yu) “決(jue) 勝小康、奮鬥有我”科技誌願服務行動。全市各級科技誌願者服務隊圍繞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開展防災減災、消防安全、科技扶貧等線下線上科普惠民活動近百場次,科協組織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0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係列賽事獲獎人員合影
碩博助推青少年科學探夢活動——“走進漢江濕地”
八、我市17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圍省、市科技人才培育和資助計劃,“科技人才之家”建設取得新成效
以培育青年科技領軍(jun) 人才為(wei) 重點,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2019年襄陽青年科技英才開發計劃,對18名科技英才人選進行了跟蹤培養(yang) ,已有2人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10人獲得發明專(zhuan) 利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有的發表了SCI論文。3名科技工作者獲得赴國(境)外開展學術研修資助,為(wei) 青年科技人才潛心學術、勇攀高峰搭建了平台。積極推薦科技工作者參加優(you) 秀“三長”代表、創新爭(zheng) 先獎等評選活動,聯合市總工會(hui) 開展“科技先鋒隊·創新追夢人”雙十佳評選活動,7名“三長”獲得省科協通報表揚、10名科技工作者獲得襄陽五一勞動獎章、10個(ge) 科技創新創業(ye) 團隊獲得襄陽市工人先鋒號,科技人才創新創業(ye) 動力競相迸發。在易麟孵化器新建1家“科技人才之家”,建家總數達到17個(ge) 。“科技人才之家”積極發揮科技人才服務職能優(you) 勢,以提升科技工作者活躍度、拓展科技工作者服務質效為(wei) 重點,組織開展各項活動100餘(yu) 場次,“家”成為(wei) 科技工作者思想、學術交流的重要陣地。
2020年襄陽市第二屆“科技先鋒隊·創新追夢人”雙十佳評選決(jue) 賽現場
大型人文科普音樂(le) 劇《浮出水麵》在襄陽巡演
九、市科協建立項目管理新機製,項目實施績效明顯提升
2020年國家和省、市三級科協共資助在襄陽實施項目31類149個(ge) ,資助總額達到1900多萬(wan) 元。為(wei) 進一步提升項目規範化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能,市科協在認真總結近年項目實施工作的基礎上,出台了《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登入項目實施管理辦法》,按照“惠民利企、突出實效,公開公正、程序規範,節約資金、講求效率,依法依規、全程監督”的原則,統一申報、統一評審、統一驗收,初步建立“製度先行、管評分離、閉環管理、注重實效”的運行機製,2020年立項陣地建設類項目24個(ge) 、科技活動類項目46個(ge) 。建立了“市科協各部門提前謀劃、領導班子集體(ti) 決(jue) 策、項目主體(ti) 組織實施、分管領導主抓督導、責任部室協調推進、綜合部室評估問效、紀檢監察全程監督”分工負責製;規範了項目分類設置和實施過程,提高項目運行效率。通過探索和實踐,2020年項目實施績效明顯提升: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受眾(zhong) 群體(ti) 範圍擴大,惠及麵大大增加。二是信息化建設水平顯著提高,項目實施效率大幅提升,疫情期間各項行動計劃得到有效實施。三是項目活動豐(feng) 富多彩,受眾(zhong) 體(ti) 驗度、滿意度更高。四是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服務方式、服務載體(ti) 重融合求創新,科技工作者參與(yu) 科普、科創工作成效明顯。
2020年襄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yi) 式
襄陽航模愛好者活動現場——解放軍(jun) 5713工廠茨河分廠
十、紮實開展創先爭(zheng) 優(you) ,建設全國“一流科協”邁出新步伐
2020年全市各級科協組織主動識變、積極應變,團結帶領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紮實開展創先爭(zheng) 優(you) 工作。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登入及直屬單位獲得市級以上表彰15項(其中國家級表彰4項、省級表彰5項);被上級科協和相關(guan) 部門推廣的工作經驗和做法13項;獲評“湖北省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項目20個(ge) ,其中湖北省特色產(chan) 業(ye) 科普基地10個(ge) (持續支持)、科普惠民社區4個(ge) 、科普教育學校4所、縣級科技館免費開放試點2個(ge) ;各國家級、省級、市級媒體(ti) 宣傳(chuan) 報道市科協各項工作143項;組織開展“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申報工作,推薦2020年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zhuan) 家和享受省政府專(zhuan) 項津貼人員3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人;7名“三長”獲省科協通報表揚,其中“三長”代表姚文林在省科協全委會(hui) 上作典型發言;我會(hui) 被中科協辦公廳確定為(wei) 第一批信息直報點試點單位,信息審核後直報中辦和國辦;2篇改革案例入選中科協《地方科協改革創新案例集》;市科協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市黨(dang) 建優(you) 秀單位、全市平安單位稱號。
省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葉賢林一行調研保康縣科協改革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
市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張智勇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現場交流會(hui) 上介紹襄陽經驗